“生前房奴,死后坟墓。”是现在许多城市的真是写照。房价贵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;但是,公墓价格比房价还贵你知道吗?
中国历朝**都有设义冢助葬贫民、流民的善政,但是制度化的福利性公墓体系要到宋代才形成。是由宋代由朝廷建立的“漏泽园”。“漏泽园”的目的一是为了安葬那些无人认领和抛尸荒野的死尸;二是为了阻止当时盛行的火葬。随着政策的实施,当时盛行的火葬也再次被土葬代替。
在新中国建立后,在**的推行下,火葬再次成为主流的安葬形式,并被民众所接纳。而公墓也逐渐变为经营性质。
但是,公墓价格愈来愈贵是有哪些原因呢?以上海为例,原因有。
其一,是市场供求关系极度不平衡;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,上海户籍人口,已达到2301.92万人,60岁及以上人数,是346.965万人,每年死亡人数在12-15万,而上海剩余墓地则不足10万穴,且上海已经有20多年没有核准过新的公墓用地。因为就造成了如今上海公墓双穴价格普遍达到20万左右。
其二,民政政策因素;殡葬管理法明确规定,中国不承认经营性墓地的长久使用权。另外从一九九二年到一九九八年,民政部和***陆续提出了,公墓管理和殡葬管理条例,正式明确了:“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,原则上以二十年为一个周期”。还有自从一七年底苏州墓地对上海市民限购之后,让越来越多的上海人面临一墓难求的局面,供求关系的失衡,是导致墓地价格高挂的又一主要原因,但价格再高也无可奈何。
其三,公墓的购买标准难。根据民政部规定,购买公墓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:①、年满80周岁老人可持本人身份证购买;②、医学上认可身患绝症的病人,如**、**等。③、未满足以上条件,但已经确认死亡携带火化证明购买。
政策的限制加上市场供求关系的极度不平衡,也就造成了现在我们连公墓都买不起的现状。现状未了解决这一问题,国家也在大力推行新型生态结葬。而佛教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推行的这一政策,将在古代只开放于帝王将相、寺院高僧、居士大德才能享受到的(祈)福(莲)位,已经面向社会各界开放福位供养的方便法门。
想了解更多关于墓地资讯,请关注微信公众“义工平台”查阅。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,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。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
友情提醒: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,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,请谨慎对待,谨防上当受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