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中国丧葬文化,中国人讲究的是“入土为安,入宫为贵”是。中国的无论是传统殡葬还是现代殡葬其**是对先祖的缅怀——“慎终追远,民德厚望”。更着重的是孝道文化,是人们对生命的重视。但是现在来说“入土”真的就能“为安”吗?殡葬**的推行使大多数地区实行了火化后统一葬在公墓之中,而现在公墓价格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?
就拿上海来说,上海市公墓双穴价格已经普遍达到了20万,还有价格更加昂贵的达到了上百万。
2018年9月7日,民政部公布《殡葬管理条例(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)》,条例拟规定安葬骨灰的**墓位占地面积不得超过0.5平方米,合葬墓位的占地面积不得超过0.8平方米;也就相当于说每平方米要25-40万,而上海郊区的房价在3万左右。公墓价格比房价还贵,购买会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,当真是死也死不起。
另外,殡葬管理法明确规定,中国不承认经营性墓地的长久使用权。从1992年到1998年,民政部和***陆续提出了,公墓管理和殡葬管理条例,正式明确了:“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,原则上以二十年为一个周期”。
《土地管理法》规定,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,经营性墓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,使用权则属于墓地经营者,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,只能和墓地经营者构建有期限的租赁关系。也就是说,每过20年这一周期后,就需要重新续费缴纳租金火葬动迁。而中国人亲情的延续一般在3-5代,这也就会给几代子孙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,真的是让“死者安宁,生者惆怅”。也可能是因为这一原因,导致孝道文化中的缅怀先祖部分在逐渐的丢失,不再受到重视。
中国的丧葬的**观念是——“事死如事生”。是能够体现出对生命的敬和对孝道文化的传承的态度来。但是,由于种种因素导致其逐渐消失。我们有办法去改变吗?
答案当然是有的,国家也在不断的弘扬“慎终追远”这一良好的传统文化。对于天价公墓这一现象,也是在不断的推行新型殡葬**来减轻民众们的负担,在一些地区建立新型殡葬**试点。
在试点内,许多寺庙纷纷响应**的号召,将在古代只允许达官贵族供养的福位对民众开放。只需要向寺庙捐赠公墓价格十分之一的善款用于修缮寺庙,就可以获得寺庙回赠的长久使用权的福位。即解决了公墓少,购买难的问题;也进一步解决了公墓贵的问题。在古代,福位供养有许多意义:可以为供养者在生时用于供养佛像,添福添寿;供奉信物,祈福消灾;百年后则安奉其灵骨庇佑今世子孙太平,护佑往生太平。
古代墓葬,其**是体现人们对生命的重视,也是对孝的传承。福位不仅传承这重要意义,也加入了对往生这祈福庇佑和人文精神。福位让祭拜先祖时不再带有沉重的心情,而是在祭拜之余可以为先祖祈福的地方;也可以是自己的一次生活旅游。
这样看来好像“入土”不再“为安”,“入宫”既可以“为贵”又可以“为安”。
想了解更多关于殡葬**新闻或福位消息,搜索关注“义工平台”微信公众号。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,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。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
友情提醒: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,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,请谨慎对待,谨防上当受骗。